「五人談」智慧農業是一本正經的搞形式主義?這是誤區
發布日期:2022-07-14 11:36:56 作者:超級管理員 點擊:228
編者按:近期,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智能分會舉辦了第四期《數智化管理五人談》,主題圍繞“數字化進程中的數據管理‘邊界思維’”展開討論,會議嘉賓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副會長兼智能分會會長劉輝,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華夏基石董事長彭劍鋒,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李直和云洋物聯創始人趙洪啟,主持人為企業文化專家,資深媒體人李蔚。以下為第五期節目的部分內容,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青貝克智慧工場。
李蔚:李秘書長曾作為一名資深記者,從群眾中來經常與老百姓打交道,下面有請李直秘書長談談如何獲得老百姓的信任及改變大眾認知,您有什么好建議?
李直:很多人認為現在的農業企業,甚至地方政府,都在一本正經的搞形式主義。其實,面對復雜的農業問題,很多企業和政府確實不知道怎么做,比如智慧農業,如果沒有專業知識,很難搞懂智慧農業。
回歸到真正在農業領域做有意義的事上,無論是與政府合作,還是和老百姓合作,其實首先要想的是如何解決他們現有的困難問題。諸如貴州銀行的金融創新模式為什么效果好,就是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目前的困難問題,以及作為縣長、村長的困難問題,即資金下放難的問題。
其次是解決技術問題。無論是做規?;r業,還是要增產增收,甚至做智慧農業,都需要提供技術,包括物流供應鏈等技術支持,讓農民的菜及時賣出去,歸根結底是解決農民切身的增產增收問題。
作為鎮長或縣委書記,肯定也需要所管轄內的農業迅速見到效益,使農業產值和GDP得到提升,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是形式主義,就是真正的科學技術,或是好的平臺。
和農民打交道,我認為就是能帶來什么實實在在的收益,而且是短期見效的,否則農民就不會和你打交道。農民今年種了你的種子,如果糧食不能增產增效,明年就不會再種。